永宁县202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2022年一季度,永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银川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抓好“四权”改革,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3%。
一、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有序进行
春耕春播进展有力。据县农业农村部门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全县春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23万亩,增长23.2%。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已完成种植0.91万亩;玉米种植14.0万亩。
蔬菜种植结构性下降,蔬菜产量稳中有增。2022年一季度,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9484亩,同比下降32.3%。其中,供港蔬菜面积20259亩,占全部蔬菜种植面积的68.7%。蔬菜产量31088吨,同比增加1.5%。
(二)园林水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据县林业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县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79746亩,同比增长0.5%,其中,葡萄种植面积164725亩,同比增长0.8%,占全部面积的91.64%,成为我县园林水果种植的主要支撑。
(三)畜牧业生产降多增少
据国家统计局永宁调查队反馈:2022年一季度全县大家畜存栏4.62万头,同比下降11%。其中:肉牛存栏3.55万头,同比下降16.1%,奶牛存栏1.07万头,同比增长11.5%;全县羊存栏11.81万只,同比增长8.3%,羊出栏6.41万只,同比增长58.5%;猪存栏1.72万头,同比下降27%,猪出栏0.84万头,同比下降2.8%;家禽存栏81.10万只,同比下降4.3%,家禽出栏15.23万只,同比下降50.3%。全县肉类总产量达0.34万吨,同比下降16.7%;生牛奶产量0.84万吨,同比下降13.1%;禽蛋产量0.27万吨,同比增长10.4%。
据县水产中心反馈:2022年一季度,全县养殖水面12915亩,同比下降3%;水产品总产量317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20吨,同比下降50.2%。
(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永宁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9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1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季度,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实现平稳过渡、实属不易。但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县因为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产值下降压力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受疫情、油价上涨等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化肥、农药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30%左右、50%左右,农民种植成本增加。精饲料、玉米价格上涨使得畜禽养殖成本增加,严重挤占养殖利润空间。
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较为薄弱。防范风险能力不高,抵御冷冻、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设施温棚面积增长日趋饱和,部分设施开始老化,“上楼”农民缺乏新的收入增长点。
三是产业质量效益还需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还不强、农产品总体附加值低,效益提升仍显缓慢。此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部分农户掌握还不熟练,麦后复种的“一年两茬”模式还需要大力推广。
四、几点建议
(一)以“补”促稳。积极落实国家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原粮补贴等,尽快发放春小麦、玉米等作物的补贴,提升农户种植信心。加强养殖户金融贷款政策支持,减少养殖户成本压力。探索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引导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向好发展。
(二)以“技”提质。坚定不移引进新型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优质品种,增加农户生产利润。持续组织开展新技术培训,加大田间管理,及早预防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户投保意识,尽量减少因灾造成的利益损失。
(三)以“融”达效。坚持产业融合,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延长产业链,鼓励跨县区的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相结合。坚持政策融合,持续推进“四大提升行动”和“四权”改革,释放农村活力。坚持业态融合,推行“互联网+”,培育新型农业经济增长点。
(来源:永宁县统计局 贾冰露 马元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