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区市属驻永各单位:
《永宁县燃气专项规划(2024-2035年)》已经县十九届人民政府第8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永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宁县燃气专项规划
(2024—2035年)
第一章总则
1.1规划范围
燃气专项规划范围与《永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确定的规划范围一致,为934.07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城区和乡镇镇区两个层次。永宁县中心城区包括团结西路街道、杨和镇和望远镇,镇区为李俊镇、望洪镇、闽宁镇、胜利乡。
1.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4年—2035年,近期规划为2024—2030年,远期规划为2030—2035年。
1.3规划依据
1.3.1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
《银川市燃气管理条例》
1.3.2国家及地方相关发展政策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改能源〔2022〕210号)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发〔2021〕36号)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21〕33号)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城〔2022〕57号)
《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改基础〔2016〕2795号)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
《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改能源〔2017〕1217号)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
《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改价格〔2020〕567号)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煤改气”气源保障总体方案》(发改能源〔2017〕2100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政办发〔2022〕65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宁政办发〔2021〕24号)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银政发〔2021〕25号)
《永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永政发〔2021〕26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宁建(科)发〔2022〕29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方案》(宁政办发〔2019〕4号)
1.3.3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城镇燃气规划规范》GB/T51098-2015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GB50028-2006
《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
《压力管道规范公用管道》GB/T38942-2020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16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GB/T20368-2021
《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1142-2015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CJJ63-2018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D7004-2010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D0001-200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2019
1.3.4主要上位规划
《永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
《银川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
1.3.5其他主要相关规划及基础资料
《银川市燃气专项规划(2018-2030)》
《闽宁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望远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望远及其周边乡镇燃气专项规划(2022-2035)》
《永宁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4规划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绿色低碳能源为引领高质量规划永宁燃气事业发展。
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及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以提高供应保障能力为核心,充分利用永宁县现有天然气资源,经济合理配置燃气资源,构筑气源多元化、供气网络化、管理智慧化、储配灵活、设施配套的安全供气体系。着力优化用气结构,加强需求侧管理,确保天然气使用过程高效和安全。着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有序、诚信的燃气市场和依法、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现行规范及标准,以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规划思维科学优化城镇燃气场站和管网等设施发展布局,制定出目标明确、技术先进、系统安全可靠、措施落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燃气规划方案,满足永宁县燃气发展需求,指导未来燃气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5规划原则
1.5.1坚持需求导向,保障安全结合
遵循国家的天然气利用政策和节能方针,结合永宁县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目标,坚持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围绕气源供应安全,以保障规划区天然气需求为基础目标,充分利用永宁县周边上游及银川市内天然气资源,扩大气源供应渠道。完善天然气储备设施,提升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供应安全保障。
1.5.2坚持整体统筹,合理优化布局
把握城镇燃气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与时序,引领城市燃气高质量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加强规划统筹,强化规划引领,构建合理的管道天然气、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格局,推进永宁县一级天然气管网系统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管网互联互通工作,统筹县域重大燃气设施配置。坚持远近结合、长短结合,明确发展时序,既重点满足短期发展需求,又放眼长远、解决长期发展问题。
1.5.3坚持民生优先,协调区域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关注民生用气,积极拓展天然气用户,优先提升居民用户普及率,让更多居民用上更加安全、廉价和清洁的天然气,同时保障工业、商业等生产用气需求。加大力度补齐燃气设施短板,促进各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5.4坚持系统推进,突破薄弱环节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系统评估燃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思考全行业、全领域发展的整体思路,重点突破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永宁县燃气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5.5坚持清洁高效,推动技术创新
坚持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利用,节约优先,突出创新第一动力,分类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补足燃气信息化建设缓慢短板,建立健全智慧化监管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和清洁利用水平。
1.6规划任务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能源规划以及天然气发展现状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应包括气源、供应方式和市场规模、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应急调峰储气、智慧燃气建设、燃气设施建设用地、燃气设施保护、燃气供应保障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规划实施等。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规划范围、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天然气需求预测;天然气气源规划;燃气输配系统规划;应急调峰储备规划;配套设施规划;汽车加气站规划;LPG供应规划;燃气设施用地指标控制;智慧燃气建设规划;燃气供应安全及燃气设施安全防护规划;消防、职业卫生、环境保护及节能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与投资匡算。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及建议;规划图纸。
1.7规划目标
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地指导永宁县燃气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具有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达到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支持永宁县发展战略,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促进永宁县社会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补强燃气供应短板、逐步提高应急储气能力;拓展上游气源供应渠道,与县域内高压管道互联互通、相互调剂,实现县域内高压管道“一张网”,保障城市燃气供应安全;增强智慧燃气建设;与银川市实现气源指标共享,天然气高压输气设施、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共建共享。
1.8发展策略
落实燃气发展支撑永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设要求及“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燃气专项规划应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应层级匹配,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持衔接一致。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背景下,城市燃气的发展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相一致,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优化能源结构,助推当地社会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构建多元化气源供应格局及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尽可能利用“兰银线”“长宁线”及正在建设的“银吴线”上游气源,形成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快LNG应急调峰气源站的建设,和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指标共享,保障区域内气源供应安全。
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永宁县燃气工程实现一体化联动发展,共建共享。
加强县域内高压管道、中压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联动发展,提升县域内燃气供应及保障能力。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强化燃气运行安全机制。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能,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遵循最新的安全生产法、燃气管理条例等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安全可靠供气。
加快推进城市智慧燃气管理建设,推动建设燃气新型基础设施,搭建城镇燃气行业智慧综合管理平台,在县域推进“一网统管”,实现燃气智慧运营。
规划指标见附表1。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2.1市场预测结果
到2025年,永宁县天然气需求总量预计为1.97亿立方米;到2030年,永宁县天然气需求总量预计为2.52亿立方米;到2035年,永宁县天然气需求总量预计为2.96亿立方米。预测结果详见附表2。
2.2用气不均匀性
县城用气不均匀系数分别为:月用气不均系数2.60;日用气不均匀系数1.24;时用气不均匀系数:1.24。
望远城用气不均匀系数取值分别为:月用气不均系数2.10;日用气不均匀系数1.24;时用气不均匀系数:1.27。
闽宁镇用气不均匀系数取值分别为:月用气不均系数2.4;日用气不均匀系数1.24,时用气不均匀系数:1.24。
详见附表3。
第三章气源规划
3.1现状上游气源
3.1.1长宁线
长宁线始于长庆气田,止于银川市经济开发区。管道全长292km,管径D400,设计压力6.3MPa,年设计输气能力12.54亿Nm³/a,目前主要为银川市(包括永宁)、石嘴山、青铜峡、吴忠以及盐池等管道沿线的城镇供气。长宁线始建于1998年,1999年建成投产。长宁线在东全村开口为永宁县城金坤燃气公司所属东全门站供气,主要为县城及周边区域供气,供气能力2.5万Nm3/h。在燕鸽湖分输站(11#阀室)为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所属胜利门站供气,主要为望远镇及其周边供气,供气能力120万Nm3/d。在9#阀室(仁存分输站)为青铜峡市分输天然气,每年分输气量1.75亿Nm3。
目前,长宁线每年向银川及周边输气约8亿Nm3/a,还有较大的余量可为永宁及其周边供气。
3.1.2兰银线
兰银线始于兰州市河口乡,止于银川,将涩宁兰管道与西气东输及长宁管道连接起来,实现青海(涩北)、长庆(陕甘宁)和塔里木三大气区联网,使三大气田天然气可以相互调剂、补充,提高青海、甘肃两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地供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管道全长413.4km,其中甘塘至银川约238.4km,管径D610,设计压力10MPa,设计输气能力35亿Nm3/a。主要通过甘塘联络站下载西气东输管道的天然气向银川供气,并通过长宁线向沿线的用户反输天然气。兰银线于2007年建成投产。兰银线在14#阀室为闽宁镇万盛合天然气公司所属闽宁调压站供气,主要供气范围为闽宁镇、李俊镇、望洪镇及玉泉营农场、黄羊滩农场。
目前,兰银线每年向银川及周边输气约13.7亿Nm3/a,还有较大的余量可为永宁及其周边供气。
3.1.3杭银线
杭银线由哈纳斯杭锦旗至银川市,输气管道全长282km,管径DN700,设计压力6.4MPa,输气能力25亿立方米,于2018年建成投产。利用杭锦旗气田的天然气资源,通过中石化杭锦旗集中处理站向银川输气。管道途经内蒙古杭锦旗、鄂托克旗、三北羊场、都思图河至宁夏平罗县陶乐镇、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到达银川市杭银线末站。
3.1.4银川-吴忠输气管道(银吴线)
银川-吴忠输气管道起自杭银线,终点至吴忠门站(利通区)。输气管线全长约55km,输气能力约5.0×108m3/a,管径D508,设计压力4.0MPa,正在建设中。利用其过境永宁这一契机,可争取分输口为永宁供气,可保障气源多元化供应。
3.1.5凯添输气管道
凯添公司先后建设了3条凯添首站-凯添门站高压输气管道,简称为凯添1号、2号、3号线,设计压力均为4.0MPa,凯天1号线管径DN150,2号、3号线管径均为DN300,3条输气管道在规划区内途经胜利乡、望远镇。可和凯添公司协商,2号或者3号线和望远镇4.0MPa管道互联互通,在保证凯添供气充足的条件下,供气余量可为望远镇补充供气。
3.2气源综合利用思路
一是优化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气源供应格局。最大程度争取能源价格相对较低的管输天然气资源保障城市各类管网用户需求。
二是利用自治区内相对丰富的液化天然气LNG资源,储备一定规模的液化天然气作为事故应急调峰气源。
三是以现有液化石油气供气能力满足有需求的用户。
3.3县域气源规划
3.3.1充分利用已有气源设施
永宁县境内有兰银线、长宁线两个气源,基本可满足永宁县及周边地区用气需要。
3.3.2积极争取银川-吴忠管道气源
银吴线天然气是西气东输之外气源,正在规划建设阶段,过境永宁。永宁县要利用好这一契机,争取银吴线为永宁开口并提供尽可能高的供气压力和供气能力,以进一步提升永宁县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3.3.3加强应急储备设施建设
永宁县除广汇天然气公司在望远镇、李俊镇建有2座微型LNG气化站(44m3×2)外,境内再无应急储气设施。
银川市暖泉应急调峰储气站与永宁县相距甚远,建设联通管道不经济。可通过自建LNG应急气源站保障县域内应急储气需求。
3.3.4提高门站供气保障能力
永宁县县城由东全门站供气,设计供气能力2.5万Nm3/h,目前小时供气量最大约1.3万Nm3/h,是门站总供气能力的52%,虽然还未达到门站供气能力,但县城仅靠东全门站供气,一旦门站供气设施出现故障,就无法保障县城供气安全,对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望远城区由胜利门站供气,设计供气能力5.0万Nm3/h,目前小时供气量最大约4.5万Nm3/h,是门站总供气能力的90%,已接近门站设计供气能力,需提前规划扩容改造。望远城区也是单一门站供气,一旦门站设施出现故障,镇区供气无法保障。
闽宁镇由万盛合调压站、金坤调压站供气。两家公司各成独立供气系统,虽具备长宁线、兰银线双气源,但由于供气主管网未能互联互通,也无法实现互为补充备用的功能。也无法为区域内供气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城市天然气门站作为上游气源和下游输配管网的连接枢纽站,整体设计能力需和城市布局、管网输配系统的运行能力科学相协调,统筹规划。门站供气保障需满足“N-1”原则,即有1座城市门站出现故障,通过其他门站和城市配气管网的调配功能实现100%供气,保障供气安全。
3.3.5县域高压级别管道互联互通
按照永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县域内供气系统和管网布局,积极完善高压级天然气输配“一张网”,实现高压输配系统互联互通,增强天然气资源共享,相互补充备用,应急保供,保障全县域安全稳定供气。
LNG储配站为全县域应急气源站。永宁县县城与各乡镇布局比较分散,各区域自成供气系统。因此需建设LNG气源站与各供气系统的互联互通管道,才能实现各区域供气系统与气源站的应急功能。
根据应急气源站的位置,结合各区域高压管道路由走向、供气场站位置,向南规划建设胜利储配站至县城东全门站互联互通管道。向西建设兴泾调压站至闽宁镇万盛合闽宁计量门站之间的互联互通管道。在应急工况下,胜利门站至兴泾调压站段高压管道可作为互联互通管道。此布局可实现闽宁计量门站、望远胜利门站、县城东全门站之间互联互通。不仅可实现应急气源互联互通,也可实现兰银线气源和长宁线气源的互联互通,为永宁县天然气供应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第四章输配系统规划
4.1输配系统总体方案
4.1.1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选择
根据永宁县现状管网情况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情况,县域采用“四级管道、三级场站”的输配系统。县域管道系统采用高压A、高压B、次高压A、中压四级输配系统,场站系统采用门站、调压站、调压柜(箱)的三级调压系统。
四级管道:
高压A管线:设计压力4.0MPa;
高压管B线:设计压力2.5MPa;
次高压A管线:设计压力1.6MPa;
中压管网:设计压力0.4MPa;
三级场站:
门站:设计压力6.4MPa、4.0MPa,供气压力4.0MPa、0.4MPa;
调压站:设计压力4.0MPa、1.6MPa,供气压力1.6MPa、0.4MPa;
调压站:设计压力2.5MPa、0.4MPa,供气压力0.4MPa。
4.1.2输配系统总体方案
图1永宁县输配系统总体方案图
气源规划:构建“西北、东南”互补气源。兰银线由西北侧向永宁县域供气,长宁线从东南侧进入永宁,南北纵向穿越县域为永宁县中心城区供气,在建银吴线从县域东侧补充供气。构建“西北、东南、东侧”互为补充、备用的气源供应格局,保障永宁县县域范围内气源供应安全。
调压站规划:在望远城南侧、县城北侧各增建1座调压站,并建设联通各门站、4.0MPa级别调压站之间4.0MPa联通管道,和已建门站形成南北对峙供气格局,满足“N-1”供气原则,为主城区及其周边供气。闽宁镇南北分别由万盛合调压站、金坤调压站南北双向供气。
高压管网:全县域协同考虑,积极完善高压A管道天然气输配“一张网”,建设连通各门站及为各调压站配气的供气管道,实现区域内4MPa高压管道互联互通,增强天然气资源共享,相互补充备用,应急保供,增强县域内供气保障能力与供气安全性。在老旧管网改造时,增大高压管道规格,提高高压管道供气能力,保障远期供气需求。
中压管网:联通各区域断头中压管道,各区域形成供气环网,增加供气可靠性。创造条件攻克公司之间壁垒,建设联通同一区域不同公司互联互通管道,保障各类用户用气安全。在老旧管网改造时,增大管道规格,提高管道供气能力,保障远期供气需求。
应急、调峰保障:建设胜利LNG应急储备站,利用好已建高压管道,建设与各供气区域的连通管道,保障应急储气站与县域内各个区域供气系统互联互通,保障长宁线、兰银线及银吴线气源互联互通,为永宁县域供气提供最大保障。
4.2场站规划
4.2.1已建胜利门站(保留)
供气规模:5×104Nm3/h
气源:燕鸽湖分输站。
进站压力:6.3MPa。
出站压力:4.0MPa。
建设时间:2002年。
主要功能:接收长宁线来气,通过高压管道为望远调压站、规划南部调压站、其他调压站及转供区域供气。近期原址扩容更新改造胜利门站。
4.2.2新规划望远城南部调压站
近期规划建设望远城南部调压站,初步选址于S101与富银路相交处东北侧,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设计供气规模:5×104Nm3/h;
气源:胜利门站、规划银吴线。
进站压力:4.0MPa。
出站压力:1.6、0.4MPa。
建设期限:2026—2030年。
主要功能:近期接收胜利门站,远期接收规划银吴线来气,为望远城区南侧工业区供气,并与北侧望远调压站互为补充共同为望远城区供气。
4.2.3已建东全门站(保留)
供气规模:2.5×104Nm3/h
气源:东全分输口。
进站压力:6.3MPa。
出站压力:0.4MPa。
建设期限:2002年。
主要功能:接收长宁线来气,为县城及其周边乡镇、村庄供气。
4.2.4永宁县城北部调压站
远期规划建设永宁县城北部调压站,初步选址观桥加气站北侧,G109与汉延渠相交处东南侧,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设计供气规模:3×104Nm3/h;
气源:规划银吴线。
进站压力:4.0MPa。
出站压力:0.4MPa。
建设期限:2031—2035年。
主要功能:接收规划银吴线来气,为县城北侧区域供气,并与东全门站互为补充共同为永宁县城及其周边区域供气。
4.3高压管道规划
4.3.1规划思路
全县域协同考虑,在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完善高压A管道输气“一张网”,建设连通各门站及为各调压站配气的供气管道,实现区域内4MPa高压管道互联互通,增强天然气资源共享,相互补充备用,应急保供,增强县域内供气保障能力与供气安全性。在老旧管网改造时,增大高压管道规格,提高高压管道供气能力,保障远期供气需求。
4.3.2高压A管道规划建设内容
2030年规划建设闽宁镇调压计量站至兴泾调压站高压管道,管道规格DN300,长约15km。建设胜利LNG储备站至东全门站联通管道,规格DN250,长约15.5km。管道将来也可和永宁县城北部调压站、望远城区南部调压站进行就近联通,和已建高压管道实现了LNG气源站与县域高压管道的互联互通。在各场站增设贸易计量及控制设施的条件下,也可实现兰银线、长宁线天然气在永宁县区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永宁县域气源供应安全。
2035年前,利用银吴线过境永宁的契机,为永宁县城北部调压站、望远城区南部调压站供气。建设4.0MPa、DN250高压管道11km。
高压管道已运营20多年,应加强质检及日常巡检维护,保证管道供应安全。应根据质检评估结果安排管道改造计划。管道改造时,根据用气需求,适当增大管道规格。
4.3.3高压B管道规划内容
高压B管道不再新规划建设,在服役期内加强管道运营维护,保证管道运行安全。
4.4次高压管道规划
县域内不再新规划建设次高压管道,在服役期内加强管道运营维护,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4.5中压管道规划
4.5.1望远城区中压管道
连接断头管道,在东侧已建区域形成6个供气管网,增加供气可靠性。断头管道连接共8处,长约3.5km。在城区西侧工业区域规划中压管道,随用发展建设,和已建管道形成环支结合管网,为西侧区域供气。中压管道分别在顺源路、望银路及规划路敷设,近期规划新建管道工程量约11.5km,远期规划工程量约12km。
4.5.2县城中压管道
扩容改造东全门站出站管道,将一条Dn160管道规格扩容为Dn315。老旧管道改造时,将永和路Dn160管道规格扩容为Dn250,将团结路D133管道规格改为Dn250,将南环路、胜利路D133管道规格改为Dn200,将利民路D133管道规格改为Dn160,经宁和街D133管道规格改为Dn315。近期扩容改造管道约4.0km,老旧管道改造约4.0km。
在南侧工业区纸纺路、红王路、丰富路、育英路、学院南路敷设燃气管道,和已建管道为未建成区域供气。规划新建工程量约4km,远期规划中压管道工程量约10km。
4.5.3闽宁镇中压管道
连接断头管道,形成环支结合管网,增加供气可靠性。规划建议远期在G110国道主管道合适位置,两家公司设立计量井,将两家公司管道互联互通,增加区域内供气可靠性。本次规划在镇区东侧规划中压管道,气化具备条件的乡村用户。2030年新建中压管道约15km,2035年新建中压管道约12km。
4.5.4望洪镇中压管道
本次规划将109国道管道向北延伸至农声路,再沿农声路向东敷设至康乐街,然后向南敷设至农丰路,和已建管道成环布置,为规划区将来发展区供气。规划中压管道约3.2km。
4.5.5李俊镇中压管道
规划在李银路、北环路敷设管道,和已建管道成环布置。为规划区将来发展区供气。规划中压管道约2.8km。
第五章乡村天然气利用规划
5.1乡村天然气利用现状
5.1.1气源规划
管道气源供气方案:根据不同乡村用气规模,考虑供气经济性及生态保护、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需要,规划提出管道供气半径建议:建筑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村庄年用气量约9万Nm3,管道气源距离建议在1.5km以内;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的村庄年用气量约30万Nm3,管道气源距离建议在5.0km以内。
LNG气源供气方案:对于距离管道气源较远的村庄,规划建议使用LNG瓶组站或者LNG撬装气化站来供气。LNG瓶组站的LNG总储存容积宜按计算月最大日1.5天~3天的用气量计算。LNG瓶组站供气方案适用于每小时用气量不超过200Nm3/h且无管道气源的村庄供气。LNG撬装气化站来供气。LNG撬装气化站的LNG储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20m3,总容积不应大于60m3,且储存量宜按计算月最大日1.5天~3天的用气量计算。LNG撬装气化站供气方案建议用于为最大小时用气量不超过1000Nm3/h且无管道气源的村庄供气。
5.5.2管道布置原则
安全可靠: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保证管道敷设安全间距。
经济合理:在保证安全可靠的条件下,管线长度应最短,建、构筑物拆迁或穿越大型障碍物少,尽量靠近用户,以减少支线长度。
有序衔接:管道布置既要考虑乡村建设现状,又要服从县域总体规划。做到与现有管网的有序衔接、合理分期实施。
敷设有序:管线的走向应靠近现状和规划道路,管道尽可能采用直埋,尽量敷设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遵循优先人行道、再绿化带、后慢车道、最后车行道的原则敷设。
第六章现状燃气设施更新改造
6.1改造原则
一是摸清底数、安全第一。
二是与现状和规划相结合,改造和新建并举。
三是与各类区域改造相结合,坚持建管并重、长效管理。
6.2改造范围
6.2.1管道改造
运行年限满20年,经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钢质管道、聚乙烯(PE)管道;
运行年限不足20年,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无法通过落实管控措施保障安全的钢质管道、聚乙烯(PE)管道;
存在被建构筑物占压等风险的管道。
结合现状运营水平,因地制宜进行管网智慧化改造。
6.2.2场站和设施
存在超设计运行年限、安全间距不足、临近人员密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大等问题,经评估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厂站和设施。
6.3管网改造
6.3.1永宁县城管网改造
老旧管网改造:改造团结路、南环路、胜利路、利民路、宁和街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管道。2025年前老旧管道改造约4.2km。
管道扩容提升改造:2030年前扩容提升改造东全门站出站管道,将一条Dn160管道规格扩容为Dn355、Dn315,扩容改造管道约4.0km。远期扩容改造宁丰街、观湖路燃气管道,原管道规格由Dn110扩容为Dn250。远期扩容提升改造工程量约5.3km。
管网智慧化提升改造:在现状运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政府监管要求、各公司诉求进行管网智慧化改造。
6.3.2望远城区管网改造
高压管道改造:管网改造应根据质检评估结果安排管道改造计划。建议在2030年以后,根据管网实际运行情况,管道检测结果再安排管道改造计划。管道改造时,建议将兴泾调压站至桑园沟高压管道规格由DN200改为DN250,将桑园沟至望远配气站高压管道规格由DN200、DN150改为DN250。
中压管道改造:望远城中压管道材质均为聚乙烯(PE)PE管。对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无法通过落实管控措施保障安全的管道及存在被建构筑物占压等风险的管道进行改造。
管网智慧化提升改造:在现状运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政府监管要求、各公司诉求进行管网智慧化改造。
6.3.3闽宁镇、望远镇和李俊镇管网改造
闽宁镇、望远镇、李俊镇及其他乡镇燃气管道服役年限10余年,不足20年。对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无法通过落实管控措施保障安全的钢质管道、聚乙烯(PE)管道及存在被建构筑物占压等风险的管道进行改造。在现状运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政府监管要求、各公司诉求进行管网智慧化改造。
6.4条场站改造
6.4.1已建胜利门站改造
一是在原站基础上扩容改造,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新建设备供气规模:5×104Nm3/h;总供气规模10×104Nm3/h
气源:燕鸽湖分输站(长宁线10#阀室)。
进站压力:6.3MPa。
出站压力:4.0MPa。
建设期限:2024—2025年。
主要功能:接收长宁线来气,通过高压管道为望远调压站、规划南部调压站、其他调压站及转供区域供气。
二是对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对已达到服役年限的调压计量设备、阀门等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三是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检测、控制及智慧化运营水平。
6.4.2已建东全门站改造
一是对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对已达到服役年限的调压计量设备、阀门等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二是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检测、控制及智慧化运营水平。
6.4.3已建望远、李俊LNG气化站改造
一是气化站作为应急气源设施投入使用,需对已建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护:
二是对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对已达到服役年限的储存设备、气化设备、调压计量设备、阀门等老旧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三是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检测、控制及智慧化运营水平。
第七章应急调峰储气规划
7.1应急调峰储气需求
应急调峰储气需求见附表4。
7.2应急调峰储气设施规划
结合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方案及永宁县调峰储气需求,规划建议2025年利用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通过指标串换方式解决永宁县应急调峰需求问题。2030年前规划自建一座储存量为3万m3的LNG储备站,满足永宁县的应急储气需求。
7.3互联互通管道
根据应急气源站的位置,结合各区域高压管道路由走向、供气场站位置,向南规划建设胜利储配站至县城北部门站互联互通管道。向南建设兴泾调压站至闽宁镇万盛合计量门站之间的互联互通管道。在应急工况下,胜利门站至兴泾调压站段高压管道可作为互联互通管道。此布局可实现闽宁门站、望远胜利门站、县城北部门站之间互联互通。不仅可实现应急气源互联互通,也可实现兰银线气源和长宁线气源的互联互通,为永宁县天然气供应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第八章燃气配套设施规划
8.1客户服务站规划
8.1.1客户服务站设置现状
望远城区客户服务站设置现状:望远城区目前设置了1座客户服务站,位于望通路、人和路相交处东北角银川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一楼。客户服务站和维抢修中心合并设置。
永宁县城客户服务站设置现状:永宁县城目前设置了1座客户服务站,位于宁昌街与利民路相交处东北侧。
闽宁镇客户服务站设置现状:闽宁镇目前设置了2座客户服务站。金坤公司客户服务站位于福宁路与二号路相交处东北侧。万盛合燃气公司客户服务站位于闽宁镇调压站。
望洪镇客户服务站设置现状:望洪镇客户服务站设置于C区北门。
李俊镇客户服务站设置现状:李俊镇客户服务站设置于C区东门。
8.1.2客户服务站规划
2030年前,增设望远城南客户服务站,和调压站合并设置。
其他区域不再新规划客户服务站,现状客户服务站满足将来用户发展服务需求。
8.2维抢修设施规划
8.2.1设置现状
望远城区维抢修设施设置现状:望远城区目前设置了1座维抢修设施,位于望通路、人和路相交处东北角银川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一楼。维抢修中心和客户服务站合并设置。
永宁县城维抢修设施设置现状:永宁县城目前设置了1座维抢修中心,和东全门站合并设置。
闽宁镇维抢修设施设置现状:闽宁镇目前设置了2座维抢修中心。金坤公司维抢修中心和工业二区西侧调压站合并设置。万盛合燃气公司维抢修设施和闽宁镇调压站合并设置。
望洪镇维抢修设施设置现状:望洪镇维抢修设施设置于LNG气化站、CNG站合建站。
李俊镇维抢修设施设置现状:李俊镇维抢修设施设置于LNG气化站、CNG站合建站。
8.2.2维抢修设施规划
规划维抢修配置在已建维抢修设施基础上增容建设。
近期在望远城南调压站设置维抢修点,负责望远城南片区燃气设施维抢修任务,达到新建区域的覆盖。
远期在县城北调压站设置维抢修点,负责县城北部片区燃气设施维抢修任务。
第九章汽车加气站规划
9.1加气站需求预测
加气站需求预测见附表5。
9.2加气站发展策略
一是运营智能化、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新型加气设备、智能化技术以及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加气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推动行业技术发展。
二是开展多元化服务模式。未来加气站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如充电、加气、零售、餐饮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需加强品牌建设、服务质量,以提升竞争力。
三是有序竞争,加强监管。加气站将来会发展成为综合能源供应站,政府主管部门需加强监管。加强对市场及价格、设施、设备、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加气站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9.3加气站发展规划
目前,规划区已建CNG、LNG加气站共18座,已建加气站数量已超过规划将来所需数量。根据加气站需求预测结果,本次规划不再新增汽车加气站建设规划。对现有加气站按照上述发展策略进行升级改造、转变停改,即可满足规划区域内车用能源供应需求。支持建设加氢/加油/加气、加氢充电等加气站合建站,鼓励利用现有加油、加气、充电站点改扩建加氢设施,创新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第十章液化石油气供应规划
10.1液化石油气需求预测
根据预测,2025年县域液化石油气需求量约为3457.10吨,2030年约为3834.35吨,2035年约4003.36吨。
10.2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规划
10.2.1供应站发展策略
一是构建管进瓶退的液化石油气供应体系。
二是整合并优化液化石油气供应设施布局。
三是提标现有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四是场站优化整合符合规划要求。
10.2.2供应站规划
现有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座,总储存量约310m3(约174吨),隆浩昇充装站迁建后,县域LPG总储存量约350m3(约203吨),液化石油气设施可满足永宁县域内液化石油气供应需求。2024—2030年之间,搬迁升级改造隆浩昇观桥充装站,规范燃气企业的运营状况,确保安全运行。2031—2035年间,根据周边规划建设情况及运营情况,采取安全整治、市场运作、总量控制、集中配送的原则,对现有液化气站进行整合升级改造。
10.3条液化石油气行业管理
液化石油气行业管理重点在瓶装气供应领域,政府应根据气源供应特点和市场发展趋势,统筹考虑发展规模和市场结构,构建现代供应模式,合理规划、整合、建设液化石油气供应设施,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气源资源、储配资源和站点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符合城镇液化石油气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企业储备和商业储备机制。
第十一章燃气设施用地指标控制
11.1燃气设施用地指标
应急气源站用地按100000m2控制,约150亩。
调压站用地指标:望远城南调压站和维抢修设施、服务站合建,合建站预留用地3500m2(50m×70m,约5.2亩)。永宁县城北调压站按小规模无人值守调压站考虑用地指标,按占地600m2(20m×30m)预留。
客户服务站用地指标:客户服务中心主要考虑租赁门面,每栋客服中心建筑面积考虑约200m2。
维抢修设施用地指标:维抢修点可以和门站、调压站合并设置,维抢修服务点按1000m2考虑。
第十二章智慧燃气建设规划
12.1智慧燃气建设
构建以“全面感知、数据共享、高效协同、智能决策、精细管理”为特征,具备“数据融合+平台承载+智慧应用”三层次架构的“311”智慧燃气体系。
“311”即三大系统(生产运行体系、客户服务体系、行政管理体系),一个中心(企业数据中心),一个平台(企业综合管理平台)
第十三章燃气供应安全及设施安全防护规划
13.1安全运行目标
一是落实资源供需平衡。
二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三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13.2燃气供应安全保障措施
13.2.1气源多元化保障
利用好“西气东输”天然气资源,地方气源作为补充,LNG气源提供最大应急保障气源。
13.2.2提高输配系统供气能力,打造管道输气系统网络化
向上游申请较高的分输压力,提高门站及下游管网的输气能力,促进区域内高压、中压干管互联互通建设,提高管网利用率,提高城镇为乡村供配气能力。
13.2.3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促进LNG应急气源站建设,确保形成政府及企业最低应急保障储气能力。
13.3燃气设施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13.3.1加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供气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标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政领导责任,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围绕燃气安全全链条,明确、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责任,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消除监管空白,形成监管合力。
13.3.2提高燃气智慧化运营、管理及服务水平
燃气经营企业应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燃气设施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准确性,提高燃气服务水平,降低燃气事故率。
13.3.3大力推进老旧燃气设施系统治理和全面整改
健全完善城镇燃气全链条、全过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按照国务院要求和各级政府部署,进行已建及在建项目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消除燃气安全隐患。针对老旧燃气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解决“带病运行”问题,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网及设施老化更新改造,以消除安全隐患。
13.3.4健全农村煤改气监管机制,加大农村安全宣传
针对农村“煤改气”的主要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大用户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处理措施等手段来解决农村“煤改气”安全问题。同时,燃气企业严格落实入户安检和宣传制度,重点对农村燃气用户户内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加强用气安全知识宣传,确保户内设施运行安全。
13.3.5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按照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标准、规范充装、储存气瓶,对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按照要求在气瓶上设置条码、二维码或者射频标签等信息标识,对气瓶进行动态溯源,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对重点用户实行实名制销售,如实记录燃气用户基本信息、持有气瓶数量等,实行瓶装燃气统一配送模式,瓶装燃气供应站应当提供点对点配送服务。
13.3.6完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体系
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定期通报事故处理结果。燃气经营者应当制定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和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13.4燃气管道保护
13.4.1安全保护区域
最小保护范围:低压和中压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应为外缘周边0.5m范围内区域;次高压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应为外缘周边1.5m范围内区域;高压及高压以上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应为外缘周边5.0m范围内区域。
最小控制范围:低压和中压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应为外缘周边0.5m~5.0m范围内区域;次高压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应为外缘周边1.5m~15.0m范围内区域;高压及高压以上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应为外缘周边5.0m~50m范围内区域。
13.4.2禁止事项
在管道及附属设施的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下列危及输配管道及附属设施安全的活动: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种植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本体及防腐层的植物;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13.4.3保护措施
燃气经营者应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标志,定期进行巡检维护,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
建设单位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前,应提前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者燃气管道设施运行企业查询燃气设施情况,取得燃气设施资料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13.4.4管道迁改保护要求
建设单位应提前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者燃气管道设施运行企业查询燃气设施情况,取得燃气设施资料共同制定燃气设施迁改及保护方案,并对废旧管道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
13.5条燃气设施保护
13.5.1门站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门站工艺设施、集中放散装置与站内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20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等相关规定。
13.5.2应急气源站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LNG气化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参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20年版)中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天然气放散总管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间距表、《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执行。
13.5.3调压站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调压设施的最小保护范围和最小控制范围按照《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中5.2.4条规定执行。
调压站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20年版)中第6.6.3条规定执行。
13.5.4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城镇地下燃气管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执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20年版)中第6.3.3、6.4.11、6.4.12、6.4.13、6.4.15、6.7.5的相关规定。
13.5.5CNG加气站设施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CNG汽车加气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参照《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中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表执行。
13.5.6液化石油气设施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全压力式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按照《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1142-2015中表5.2.8中的要求执行。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14.1近期工程建设重点
2030年前重点建设:提升改造胜利门站、建设望远城南调压站、LNG应急气源站,建设应急气源站与各规划区输配系统联通管道30.5km,新规划建设中压主干管长度约44.2km,老旧主管网改造管网约4.2km,扩容改造约4.0km。
近期建设工程量见附表6。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保障
15.1政府保障措施
15.1.1发挥政府领导作用
发挥城市管理部门的宏观谋划、统筹协调、高位监督作用,健全城市管理与建设等部门的协调机制,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15.1.2加强规划指导作用
完善燃气行业规划体系,定期开展燃气设施建设年度计划,分阶段落实发展任务;加强燃气行业规划与各层次空间规划的衔接,科学合理地落实燃气设施用地。
15.1.3支持拓宽天然气应用
推动各项支持天然气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推动新建项目采用清洁能源,推送天然气气化周边乡镇。
15.2企业保障措施
15.2.1加强气源保障
进一步加大上游气源的组织落实工作力度,加快应急储气设施建设。允许和鼓励用气企业自行组织气源储备和周转,以提供规划实施的天然气资源保障。
15.2.2加快燃气工程建设,提高管道天然气普及率
加快新发展区域燃气工程建设,完善燃气输配系统。拓展天然气适用范围,提升管道天然气普及率,提升燃气供应服务质量水平。
15.2.3采用先进技术,保障燃气供应安全
重视燃气安全,燃气设施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保障燃气设施符合运行要求,提升供气安全性与可靠性;企业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与安全培训,保障企业运营安全。
附表
表1规划主要指标一览表
指标 分类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30年 | 2035年 | 指标 性质 | |
供 应 保 障 | 1 | 城镇居民管道燃气气化率(%) | ≥95 | ≥98 | 预期性 | |
2 | 居民人均综合用气量指标(MJ/人。a) | 2090 | 2090 | 预期性 | ||
3 | 天然气年用气量(104Nm3) | 25194.9 | 29590.9 | 预期性 | ||
4 | 液化石油气用气量(t) | 3834.35 | 4003.36 | 预期性 | ||
5 | 储备 能力 | 地方政府储气量满足行政区域年平均日用气量的天数(天) | ≥3 | ≥3 | 约束性 | |
6 | 城镇燃气企业储气量占其年用气量比例(%) | ≥5 | ≥5 | 约束性 | ||
建 设 发 展 | 7 | 改造门站(座) | 1 | 1 | 预期性 | |
8 | 高压管道(4.0MPa)(km) | 30.5 | 11.0 | 预期性 | ||
9 | 高中压调压站(座) | 1 | 1 | 预期性 | ||
10 | 新建中压管线(km) | 44.2 | 37.8 | 预期性 | ||
11 | 智慧燃气管理系统(套) | 4 | 续建 | 预期性 | ||
12 | LNG应急气源站储存规模3万m3(座) | 1 | 0 | 约束性 |
表2永宁县域用气量汇总及用气结构表
气量 用户类型 | 2025年 | 2030年 | 2035年 | |||
用气量(×104Nm3/a) | 比率% | 用气量×(104Nm3/a) | 比率% | 用气量(×104Nm3/a) | 比率% | |
居民用气量 | 1579.34 | 8.01 | 1939.40 | 7.69 | 2295.62 | 7.75 |
商业用气量 | 3044.16 | 15.44 | 4490.23 | 17.81 | 6025.74 | 20.35 |
汽车用气量 | 5990.31 | 30.39 | 7034.96 | 27.90 | 8124.18 | 27.43 |
采暖用气量 | 1910.07 | 9.69 | 1216.25 | 4.82 | 718.18 | 2.43 |
工业用气量 | 6202.13 | 31.46 | 9276.19 | 36.78 | 10970.69 | 37.04 |
未预见量 | 985.29 | 5.00 | 1260.90 | 5.00 | 1480.76 | 5.00 |
小计 | 19711.30 | 100.00 | 25217.93 | 100.00 | 29615.18 | 100.00 |
表3永宁县域总供气规模表
项目 年份 | 年供气量 (×104Nm3) | 计算月平均日供气量(×104Nm3/d) | 计算月计算日用气量(×104Nm3/d) | 高峰小时用气量 (×104Nm3/h) |
2025年 | 19705.87 | 121.66 | 150.86 | 7.91 |
2030年 | 25217.93 | 156.66 | 194.26 | 10.17 |
2035年 | 29615.18 | 184.52 | 228.80 | 11.98 |
表4永宁县域储气量计算表
2025年储气量 | 2030年储气量 | 2035年储气量 | ||||
项目 | 标准状态天然气:万Nm³ | 折合液态天然气(LNG):m³ | 标准状态天然气:万Nm³ | 折合液态天然气(LNG):m³ | 标准状态天然气:万Nm³ | 折合液态天然气(LNG):m³ |
年用气量 | 19705.87 | 328431.11 | 25217.93 | 420298.87 | 29615.18 | 493586.29 |
平均日用气量 | 53.99 | 899.81 | 69.09 | 1151.50 | 81.14 | 1352.29 |
政府储气量 | 161.97 | 2699.43 | 207.27 | 3454.51 | 243.41 | 4056.87 |
企业储气量 | 985.29 | 16421.56 | 1260.90 | 21014.94 | 1480.76 | 24679.31 |
储气量合计 | 1147.26 | 19120.99 | 1468.17 | 24469.45 | 1724.17 | 28736.19 |
表5永宁县各区域汽车用气量预测表
年限 | 2025年 | 2030年 | 2035年 |
年用气量(万Nm3/a) | 1992.92 | 1177.2 | 695.12 |
日平均用气量(万Nm3/d) | 5.5 | 3.22 | 2.0 |
竞争系数 | 1.3 | 1.3 | 1.3 |
加气站需求(座) | 7.0 | 5 | 3 |
表6 2030年永宁县燃气专项规划主要工程量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 | 高压管线 | Km | 30.5 | |
1 | 万盛合闽宁计量站—兴泾调压站高压管道 钢管φ323×8.0 | Km | 15.0 | 4.0MPa |
2 | 胜利LNG应急储备站-东全门站高压管道 钢管φ273×7.0 | Km | 15.5 | 4.0MPa |
二 | 中压管道 | |||
一) | 新规划建设中压管道 | km | 44.2 | 0.4MPa |
1 | PE管Dn355 | km | 2.1 | 0.4PMa |
2 | PE管Dn315 | km | 1.0 | 0.4PMa |
3 | PE管Dn250 | km | 12.0 | 0.4PMa |
4 | PE管Dn200 | km | 18.9 | 0.4PMa |
5 | PE管Dn160 | km | 10.2 | 0.4PMa |
二) | 老旧管网改造 | |||
1 | PE管Dn315 | km | 2.2 | 0.4PMa |
2 | PE管Dn250 | km | 1.0 | 0.4PMa |
3 | PE管Dn200 | km | 1.0 | 0.4PMa |
三) | 管网扩容改造 | |||
1 | PE管Dn355 | km | 2.0 | 0.4PMa |
2 | PE管Dn315 | km | 2.0 | 0.4PMa |
三 | 城市门站 | |||
1 | 扩容及设备更新改造胜利门站(5×104Nm3/h) | 座 | 1 | |
2 | 设备更新改造东全门站(2.5×104Nm3/h) | 座 | 1 | |
四 | 高中压调压站 | 座 | 2 | |
1 | 望远城南高中压调压站(5×104Nm3/h) | 座 | 1 | |
五 | 客户服务站 | 座 | 1 | |
1 | 望远城南客户服务站 | 座 | 1 | |
六 | 维抢修点 | |||
1 | 望远城南维抢修点 | 座 | 1 | |
七 | 智慧燃气管理系统 | 套 | 4 | |
八 | LNG应急气源站3万m3 | 座 | 1 |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