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永宁县公安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3-03-30 16:06

2022年,永宁县公安局法治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督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行政工作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与行政执法,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义务切实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高站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1.推动学习宣传入心入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和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工作,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局党委通过党委扩大会议、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等形式开展4场次学习;制定《永宁县公安局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学习宣传活动工作方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开展主题党日、组织考学、列入培训内容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为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高了根本遵循。

2.推动贯彻落实走深走实。一是我局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研究制定2022年贯彻落实意见。二是根据我县2022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结合公安工作主责主业制定县局工作方案,落实工作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学法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建立完善县公安局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多次召开领导干部集体专题学法会议,坚持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着力聚焦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等内容列为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重要会议“第一议题”,确保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到位。建立由县公安局一把手挂帅,其他领导干部为成员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例会,把日常执法难点上会讨论。

3.推动解决问题落地落实。一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盼愁问题。我局积极开展改进作风提升质效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难题:解决群众“出行难”,严查严治道路交通隐患。以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行动为主线,狠抓研判预警、隐患排治、违法治理、公路管控、农村交管、应急管理。解决群众“防骗难”,一是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永宁县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成立专班,压紧压实各警种部门职责举措,推进全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违法犯罪线索。二是纵深推进反诈人民战争。严格落实“打、防、管、控+宣传”工作机制,做到“以防促打”。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发布信息和“反诈小喇叭”、“三级微信群”、“一案一横幅”等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共悬挂横幅2200余条,张贴警示画报2.5万余张,开展宣讲会600余次,全县推广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人数15.65万人,实名认证10.8万人。解决群众“办证难”,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机制改革。始终将“人民至上”的观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不断完善公安政务服务体系,长期坚持公安政务服务事项“365天×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受理办理,推行多形式便民举措,对于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患病等特殊原因行动不便不能办理户籍业务的困难群众,社区民警提供上门服务,为群众办理业务总量43258次,周末及节假日办理4729次,实体窗口答复咨询22314次,网上答复咨询538次。“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注册量实现稳固增长。解决群众“防疫难”: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区市县党委“两个暂停”“三个抓好”“四个落实”部署,统筹做好流调溯源、涉外管理、卡扣查控、封控转运等工作,协助落实闭环管理。全县共设置高速卡口4个,查验车辆314.8.5万辆次、人员335.19万人次。二是大力整治执法不作为、乱作为。今年来通过采取加强组织协调领导、搭建数据模型巡查、开展执法领域顽瘴痼疾整治,落实责任追责问责、着力长效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整治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二)全方位推动依法行政职能高效发挥。

1.深入落实公安窗口365天×24小时受理办理机制。全面升级优化实体窗口、网上大厅、移动微服、代办帮办、警务自助五种办事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公安服务效能、品牌识别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2.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一是无人警局设置有规矩,服务更便捷。永宁县公安局已投入使用两个无人警局:四季鲜无人警局和蔚湖城无人警局。警局内自助设备办理事项包括户籍身份证丢失补办、身份证照片更换、交通违法自助处理及罚款缴纳、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业务,实现24小时“不打烊”办理业务。群众在家门口、警务室就能随到随办,极大的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持续宣传推广指尖上的便捷,网上办件保持高效服务。永宁县公安局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不断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效能,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如今“网上审批,网上办理”成为户籍业务办理的优先选项,窗口服务事项也积极地从“见面办”向“指尖办、掌上办”转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逐渐感受到宁警通的便捷。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累计总关注量44002人,网上办件578件,网上咨询件772件,无超期,满意率100%,及时准确的答疑解惑,更好的发挥了平台服务群众生活的作用,让群众感受到了更高效、方便、快捷的公安网上服务。

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标国家、区、市、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通过提高窗口服务水平、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提高治安管理水平,积极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有效破解营商环境痛点、堵点、难点。

(三)深层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确保执法权责统一、权威高效。

1.全面构建执法监督闭环管控体系。一是加强法制审核。继续推行案件统一入口、统一审核、统一出口“三统一”工作机制,实行报捕移送法制大队“一揽子”衔接。严控执法关键环节,强化法制审核把关。二是强化执法全流程、全要素监督管理。围绕“警情、人员、案件、场所、卷宗”等关键执法要素,将监督管理贯穿于受理、侦查、诉讼、执行每个环节。紧盯受立案是否超期、法律文书是否及时制作上传、视频资料是否规范完整、告知是否及时等程序性问题和事实是否清楚、取证是否全面、证据链是否闭合等实体性问题。延伸监督触角,综合运用专项执法检查、网上执法巡查、检查监督核查、典型案例评查等监督检查模式,实现执法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内部外部相结合,最大限度拓宽执法问题发现途径。三是完善执法办案“全网考”评价机制。做细执法活动日常考核,抓实“一案一评”“一案一考”,针对发现的执法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跟踪督办整改情况。每月到办案单位进行集中考评,对本月办理的案件再次逐案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当面整改,紧密结合执法实践,坚持“考数量”和“考质量”相结合。

2.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执法公开工作。依托“平安永宁”,公开公安执法信息,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369个,解决群众求助。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窗口办证大厅的执法公式工作,配齐更新执法记录仪,对重大执法决定落实法制部门审核,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制度落实。三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面规范深度应用,最大化发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服务保障办案、规范执法行为、优化管理质态、提升执法效能的作用,根据区厅《全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成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项工作,争创全国“标杆式”办案中心。四是增强文明理性执法。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一是抓岗位练兵。持续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设置警情、案件,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案件录入、定性取证、审核审批信息化比武考试。二是抓专业培训。全方位保障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为民警购买《高级执法资格试题解析》考试用书,后分4个月将所有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抽考完毕,民警考试成绩逐步提升,业务能力稳步上升。常态开展旁听庭审活动,共组织基层执法单位参见旁听庭审26场次220余人,通过实战听审,推动民警养成以审判视角自我检视的良好执法习惯。

3.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一是制定《永宁县公安局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工作方案》和《永宁县公安局2022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细化普法责任清单,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主线,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普法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促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二是执法普法融汇结合,坚持执普并重理念。执法过程中守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县局党委都先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取得群众理解和认可。创新说理式执法,执法普法一体推进。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办案中,把说理贯穿于执法各环节,面对面向行政相对人、违法犯罪嫌疑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以法析理。服务管理中普法,履职变成普法实践。在办理业务时,面对面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解答疑难。以公开透明方式依法办事,将履职过程变为生动普法实践。三是抓好内部普法,提升全警法治素养。以全警实战大练兵为抓手,将政治理论、作风纪律、实战技能、智慧警务、执法规范等纳入培训课程,组织各警种专业课程比武练兵。将法律法规、队列礼仪、警务技能战术等统筹纳入民警年度必学必考课程,鼓励并精心组织民警参加全区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全面检验民警学习成效,为做好各项公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针对新法律法规,拓宽学习渠道,以集中培训、送法下基层、旁听庭审等多形式强化培训学习,提升民警执法水平。四是高效完成法宣在线、智考平台、学习强国等平台学法考试,促使民警主动学法用法,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力开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四)高效能推动社会矛盾依法有效化解。

1.创新调解工作机制。依托“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活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矛盾不上交主旨,全力推进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向纵深发展。一是深入排摸矛盾纠纷。进一步统筹力量、团结群众、整合资源,提升家庭矛盾、感情纠葛、邻里纠纷等隐性矛盾纠纷发现能力,尤其是婚恋、邻里等易引发民转刑案件的矛盾纠纷,以分类排查、多元化解、依法治理、源头预防为原则,排查各类盾纠纷,并积极化解,化解率99.17%。二是化解涉众型经济风险。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坚持“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的总体思路,以排查预警、打击处置、源头防范为着力点,持续创新涉众型经济风险防范工作举措,全县9个防范化解涉众型经济风险工作室挂牌运行,收集的涉众型经济风险已全部化解,为维护全县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坚持两警联勤巡逻防范。严格落实“1、3、5”快速反应机制,持续强化街面巡逻防控工作,出动警力2200余人次,警车900车次,盘查可疑车辆130余辆、人员160余人,救助群众50余人次。二是深入推进校园安全监管。全面落实校园周边“高峰勤务”“护学岗”制度,针对校园周边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及行业场所安全监管。紧紧围绕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和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分类施策、精准治理、系统治理,严格落实“九小场所”、旅店业实名安全管理制度,旅馆业信息系统安装率达100%,住宿管理登记及时率准确率达98%。

二、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永宁公安在加强队伍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理论学习运用上看,各级领导干部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指导公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从体制机制上看,高效妥善应对新时期新问题的工作制度机制还没有健全,协调联动、合成作战仍有待完善。从基层基础建设上看,机制建设、技术支撑、创新突破等方面提升空间大,智慧新警务无法全面铺开建设。从队伍建设上看,关键少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还不浓厚,还不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中工作、生活。

三、谋划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

(一)坚持法治思维夯实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坚持把平安建设、依法治县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维护政治安全为核心,高居“法治公安”旗帜,聚焦队伍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作为党委你理论中心组必学内容,将法治教育作为全警必修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联网+法治培训”、网上学法平台等多种刑事开展培训,将学法、遵法、用法贯穿于公安执法决策、执法管理、执法办案、执法服务全过程,不断提高公安工作法制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二)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护航经济促民生。生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立足公安机关职能,着力打击涉企经济犯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安全、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警企共建项目警长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全力护航辖区经济发展。

(三)深化法治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法治建设最基础、最根本、最关键的中心工作来抓,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常态化未处警情、未结案件清理巡查机制,严格落实执法全流程记录和执法办案终身责任制,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深化刑事案件法制部门“三统一”机制改革,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记录填报和告知制度,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同时,切实增强“镜头下执法”意识,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改进执法方式、讲究执法艺术,努力实现执法理念、执法素养、执法方式、执法程序和执法效果大提升。

(四)健全完善法治公安建设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法律知识专业培训。紧紧抓住课程、教官、教法等关键因素,持续开展法律规定讲解、典型案例剖析、执法制度评析等,不断创新法治练兵形式,提升练兵效果。二是建强法治人才专业队伍。加强队伍教育管理,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表率。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范执法问题隐患和加强执法状态掌控研判的新方法。加快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具有法律专业素养的法治人才,不断坚强县局法治人才专业队伍。三是加大宣传夯实群众基础。加大普法工作力度,以公安普法宣传工作为载体,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打造立体化、全覆盖、强密度的多维度宣传模式,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提升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为平安永宁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