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闽宁镇立足实际,精心谋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将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
学党史打基础,铸牢铸实理想信念。闽宁镇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把学党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确保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建立“周例会”制度,落实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值班备勤等运转机制,定期研究对策、下发指导意见,及时校准方向。在此基础上,先后3次启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推进会。采取党员干部每日学、党委中心组专题学、领导干部读书班交流学、党史专家辅导学、党员干部全面学、广大群众跟随学的“六学”形式,层层抓好学习教育的组织和落实。目前,镇党委已举办党史专题读书班四期,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
强信念增党性,悟实悟透思想内涵。坚持从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文化引领三个方面着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工程、“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六个一百”(百场主题宣讲、百场红色电影进基层、百场文艺演出进基层、百场传统文化进校园、百场红歌大联唱、百场百姓宣讲)活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及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等为载体,通过挖掘闽宁两省区对口协作案例,凝练团结协作精神,让党员干部群众了解闽宁协作的意义;通过宣传讴歌李双成事迹、新老移民脱贫致富典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让党员干部群众了解闽宁镇的由来以及共建美丽家园的感人史歌;通过创新“和谐大叔”“原隆义警”“四点半课堂”等志愿服务品牌,让党员干部群众在知行合一中发扬志愿者精神;通过“积分制”形式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移民张贴“创业致富”“勤俭持家”“崇善孝亲”等家训,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生活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提效率勇担当,办成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闽宁镇党委强化调研,科学谋划,提出办实事项目清单,共谋划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7件,涉及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文旅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按照生态宜居要求,于4月中旬开始集中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提升行动,重点围绕镇区主干道路及各村展开,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就业创业提升工程,在闽宁镇新镇区打造塞上榕美食街,搭建用工平台,结合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就业。目前,美食街实现长期稳定就业50余人,节假日、周末期间也成为了闽宁镇新的文旅打卡地。同时,推进项目加速跑,完成园艺村冷库配套建设项目。在新镇区打造集分拣、加工、品鉴、培训、体验、销售为一体的闽宁故事茶文化中心,吸纳就业100余人,着力解决好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产业促发展,汇聚合力开创新局。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落实“六项重点任务”为突破,紧扣自治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及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发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迈好步、开好局。在东西协作方面,坚持“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五项机制,深化闽宁协作,有序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在产业发展方面,借助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把文化旅游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打造闽宁镇镇史馆、共享酒庄、红酒一条街、双孢菇基地、昌盛光伏生态科技园、闽宁人家文化大院、赵鸿文化大院、立兰酒庄、棚湖湾树莓基地、原隆村扶贫工坊、原隆村农民文化大院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观赏美丽乡村、品鉴葡萄美酒、感悟山海情深,体验 “干沙滩”变“金沙滩”的生动实践。在社会治理方面,加大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宣教力度,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广大党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不懈努力。
下一步,闽宁镇将继续按照中央及区市县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安排部署,以“学党史”为基础,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推动闽宁镇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