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为老服务有“厚度” 争当老年群众“知心人”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2-01-05 10:31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永宁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老年群众切身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措施,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共服务有“力度”,“贴心”照顾老年群众起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以“暖心实事”提升老年人“幸福感”。一是完善老年人集中供养服务。通过政府公开采购,引进宁夏阅海养老服务中心,为全县基本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的特困救助、低保、残疾等政府救助的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并接受社会老年人养老服务。同时,积极培育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建设玉泉营农场社区、黄羊滩农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对14个城市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全县41家城乡老饭桌配备设施设备,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绘就了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二是实施老年人无障碍改造。按照“一户一策”的个性化原则通过逐户走访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为其量身制定了包括无障碍设施配置、无障碍坡道建设、无障碍浴室建设、卫生间扶手安装等改造实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残疾人无障碍改造421户,其中,为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175户,切实方便残疾人和老人的日常起居三是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全县7个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为残疾、重病、高龄等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养老认证服务。让行动不便老年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认证“送上门”的服务,截至目前,已为5138位老年人完成了养老保险生存认定工作,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医疗服务显“温度”,“暖心”守护老年群众健康。为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众健康生活品质,提升老年群众对自身健康的认知水平,针对县域内老年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医疗服务一是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免费对全县65岁以上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重度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卫生健康体检工作,无偿为老年人拔火罐、刮痧、艾灸、推拿、针灸等中医治疗服务,并教授老年人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保健操,为老人们诊疗疾病、解疑答惑。同时宣传医改、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增强老年人的自主保健意识。二是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多渠道的挂号服务,完善电话预约、现场预约、微医院、方达掌上医院4种预约挂号方式,根据老年人患病特点和就医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挂号号源,并分时段预约诊疗。设置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门诊大厅设专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导诊服务,挂号、收费等窗口设老年人优先及现金收费窗口,及时化解老年人看病就医的烦心事、操心事。

精神文化有“深度”,“舒心”调配老年群众生活。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为契机,将关爱老人精神生活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们的节日”相结合,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晚年一是开展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通过开展“九九重阳节传承敬老情”“携手睦邻你我他趣味运动度重阳”等文娱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中老年人积极参与文艺演出活动,通过组建合唱团、开展集中训练等方式,较好的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二是参与公益事业,激发老年人成就感。以五级党建网格为依托,设置小区“老书记工作室”、“银发”楼栋长、老党员宣讲员等,不断激发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的信心与活力,实现老党员示范引领辐射效应最大化,切实增强老年人社会归属感和生活成就感三是实施为老项目,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永宁县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最美家庭”“最美人物”、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百岁老人、宁夏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敬老院老人等拍摄家庭团圆照,引导全社会弘扬尊老、爱老的文明风尚,让老年人有更多机会享受天伦之乐。四是健全活动场地,实现老有所乐。推进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阵地改扩建工作,分别在建设社区、永和社区、阳光社区、南环社区成立老年大学分部,将老年大学开在了“家门口”,就近服务老年人,使老年朋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