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联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教育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探索“6+1”实践教育模式,通过抓实六项常规活动,带好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等主题设置学习和实践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理想信念、崇德向善,有效推进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教育走深走实。
抓实六项常规活动。一是讲故事,深入开展“歌声中的党史故事”文艺宣讲传唱活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经典红歌的解读,向群众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故事。目前已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开展“歌声中的党史故事”文艺宣讲56场次。二是学经典,开办“国风少年”少儿公益培训班,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家书、经典诗词解析、诵读活动,引导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学习积累经典诗词文章。目前已开展公益培训128课时。 三是习礼仪,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茶礼奉亲、粽香传情、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道德礼仪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四是继传统,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书法、国画、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知识。今年集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场次;在闽宁镇福宁社区开设少儿书法公益培训近30场次。五是播短片,收集播放永宁道德模范、最美永宁人、文明创建等相关的宣传短片,利用文艺演出、各种集会前的暖场时间,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各类“最美”人物事迹,用身边事教育影响身边人。六是看展览,不定期举办本土文艺人才作品研讨、展演展示等文化沙龙活动。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马凤鸣纪实文学作品《我是移民》研讨会、书协会员书法临摹作品改稿会、李晓哲“乡村里的宁夏”专题摄影心得分享会等活动,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搭建了互学互鉴的交流学习平台。
带好一支志愿服务队伍。组建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健全《永宁文联一对一文艺志愿服务菜单》和《永宁县文艺志愿者积分制管理办法》,全县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村(社区)、企业、学校、驻地部队等根据自身需求点单,由文联根据各单位需求协调组织志愿者提供文艺志愿服务,并按照积分落实奖励措施。今年以来,文联共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27场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文艺志愿者近200人次,惠及群众130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