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李俊镇: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底线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2-09-17 10:22

秋日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地平线时,李俊镇田畴交错、沟渠纵横,稻穗在风里摇来摇去,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季。田块旁,新整修的水渠内波光粼粼。这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画卷,是李俊镇全镇干部群众接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建成农田集中连片、种植结构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土地新格局。

红线之前,寸土不让。近年来,李俊镇加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耕地撂荒排查整治力度,确保“良田不减、良田种粮”的双原则。解决了李俊镇耕地碎片化、边角死角的撂荒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022年李俊镇粮食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其中小麦2.38万亩、玉米种植3.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44万亩)、水稻种植0.32万亩,露地蔬菜种植3.6万余亩。严格的全域土地整合管理,真正做到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更是农民的“金饭碗”。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中能刨出“金饭碗”!李俊镇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开展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田坎垄沟、化零为整,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使往日的“贫瘠田”变成今日的“高产田”,高标准农田增至8万余亩,复垦地变耕地净增面积6200余亩。农户土地通过委托村集体流转、以及复垦地实行村集体托管,使集中连片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李俊镇全镇干群高高擎起种粮耕地不减的“保障线”、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的“上扬线”。真正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

皮为毛之存,毛为皮之附。在李俊镇高标准农田片区,土田埂变成水泥路,任何农业机械都开得进走得通。土渠修成光面渠,浇灌不用愁。水肥一体化灌溉喷头疑是芭蕾舞舞者有规律地旋转着,水雾均匀地喷洒在每一棵蔬菜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天上飞的更是植保无人机,地里跑的是联合收割机和耕地机,这就是李俊镇现代农业的景象。千亩以上的流转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50余家。若不是拥有如此优越的良田基础,李俊镇怎能实现“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怎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放眼李俊,也正是得益于我们近年来紧紧扭住耕地这个“要害”,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红彤彤的日头沉入地平线——李俊镇集中连片的土地上,视线一览无余,落日余晖里,绿色的希望在黄色的沃土上生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