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杨和镇:着力打造“四个课堂”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1-04-12 10:40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永宁县杨和镇积极开辟“四个课堂”,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

建设“红色课堂”,激发学习兴趣。采取举办夜读班、“一小时课堂”、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将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集“红色课堂”“红色影院”“红色书屋”为一体的学习基地。结合青少年群体兴趣爱好、思维特点,深入挖掘党史资源,精心策划“红色故事少年说”“少年强则国强”伴读分享会,向青少年生动展现党的辉煌历程,用红色故事润“青”心,推动青年群体、少儿领会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在闽宁镇参观镇史馆、《山海情》拍摄基地、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详细了解闽宁镇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进一步深化宗旨意识、学习意识和奋斗意识,让党史学习真正“鲜活”起来。

搭建“板凳课堂”,讲述红色故事。结合多样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挖掘红色故事,邀请党校老师、退伍老兵、基层老党员、百姓名嘴走进生活、深入展开“板凳课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运用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语言,以“板凳课堂”的形式广泛开展基层宣讲,打通了理论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百年党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四五十年代,咱们老百姓生活的很苦,没有粮食,就是靠啃树皮、挖树根才能活下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有田种、才能吃饱穿暖,日子才慢慢变好了。无论在哪个年代,我们都要感党恩、跟着党走……”在纳家户新村,94岁的老党员纳洪光(党龄67年)向大家讲述70年前的红色故事,老一辈的建设者与新时代的接班人共话党史党情,在追寻红色记忆中,传承红色基因。

开辟“流动课堂”,传承红色薪火。针对当前春耕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工学矛盾实际,杨和镇依托辖区农业基地、产业园区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制定“产业基地+设施温棚”送课计划,利用劳作间隙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以小切口、小事例、小道理,将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个个党的理论精髓展现给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互动性。蓬勃的朝气、激扬的热情、朴实的语言、自信的风采……4月8日,在义务植树劳作休息之余,杨和镇机关党支部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们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用田坎渠边充当党史学习教育“黑板”,用质朴的“乡音”传递党音、浸润民心。

打造“指尖课堂”,善用融媒阵地。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参会率低、农学冲突等问题,探索开设“指尖课堂”,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推送红色小故事、党史小知识等,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专栏,使党员群众能够自主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并在群内随时分享学习感悟,让党员干部在讲述红色故事中不断强党性,让新媒体成为党员群众随心学、随时学、随处学的移动补给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永宁县杨和镇 韦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