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国字号”名片】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乡村振兴再添硕果
时间:2025-06-07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日前,闽宁镇原隆村被命名表彰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成为“生态移民村蝶变”的典型,从昔日“风吹沙砾跑”的荒滩到如今“产兴村美民富”的文明村镇,书写出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

闽宁镇原隆村村民 张彩霞:“我2012年搬来的时候,这边都是沙滩。”

如今,站在自家宽敞明亮的院落里,闽宁镇原隆村村民张彩霞凝视着远处成片的光伏板,回忆起初到原隆村时的场景,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作为宁夏“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安置村,原隆村自2012年起陆续接纳了来自原州区、隆德县的1998户移民。搬迁初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空白的问题曾让村民们感到迷茫。

而如今,漫步于村中,柏油路纵横交错,路灯整齐排列,文化广场上孩童们欢笑追逐。白墙灰瓦的居住区内,家家户户门前的“三包” 责任牌格外醒目,这个昔日被称为“荒滩村”的地方,早已蜕变为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淳朴的文明新村。

闽宁镇原隆村村民 张彩霞:“你看看我们家这荒滩变成‘金沙滩’,现在我们可开心了。”

原隆村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原隆村因地制宜,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涵盖种植养殖、光伏发电、劳务输出、文化旅游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530.5万元。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有效解决了移民妇女的就业问题;立兰酒庄带动了200余名移民群众实现务工增收;养殖园区内,养殖户数量已达82户,存栏量高达6800只……原隆村通过“生态移民+产业培育+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闽宁镇原隆村村民 张彩霞:“我丈夫以前在家里待着,现在在光伏工作,干了10年。我们来到这村民们都很高兴,现在很知足,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很好。”

与此同时,原隆村在文明村镇创建方面也探索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治理模式。建设村警务工作站和普法广场,聘请返乡老教师、退休村干部等组成“和谐大叔”调解组,积极参与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有效扩充了乡村治理力量;建立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制管理”不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稳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闽宁镇原隆村党支部书记 马克宇:“原隆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责任。今后,我们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常态化推进环境整治,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抓实干,让文明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