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永宁 > 永宁要闻

永宁县“爱心温棚”结出助残硕果
时间:2025-04-27 来源:永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面对残疾人就业难题,永宁县杨和镇东全村创新探索“支部+合作社+特殊群体”模式,将温棚打造为残疾人产业扶持基地,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爱心温棚”成为助残增收的“幸福密码”。

在杨和镇东全村残疾人产业扶持基地,65岁的谢金芳自2024年起每周代替女儿到温棚里劳动一次。她的女儿患有精神疾病22年,这如同沉重的枷锁将这个家庭压得喘不过气。而如今,杨和镇东全村的“爱心温棚”项目,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杨和镇东全村村民 谢金芳:“干一天村里发放100块钱,工资按时发,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和谢金芳一样为之感到开心的,还有46岁的村民李金花。多年来,孩子脊椎侧弯的病痛不仅掏空了家中积蓄,更让她在务工路上不敢出远门。在东全村“爱心温棚”务工后,既能照料孩子,又能获得稳定收入。

杨和镇东全村村民 李金花:“孩子生病七八年了,家里开销也很大,这几年不好外出打工,现在在村里打工,既能照顾上孩子,也还有一份收入。”

杨和镇东全村主动创新残疾人帮扶思路,通过“支部+合作社+特殊群体”模式,将村上的20栋温棚设为“爱心温棚”,挂牌建立了残疾人产业扶持基地,由村集体承担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工作,残疾人及其家属只需每周参加一次劳动,到了年底,便能以“分红”的形式获得温棚60%的利润。

杨和镇东全村党支部副书记 徐艳君:“东全村自成立残疾人扶持基地以来,吸纳了周边王太村、南北全村、旺全村等村的41名残疾人来打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就业岗位。”

近年来,永宁县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帮助残疾人到自身能适应、工作量合适的岗位就业,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助力残疾人家庭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永宁县将继续探索更多就业帮扶模式,开发优质岗位,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让他们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