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永宁县教育体育局新时代学校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1-04-16 09:44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向深入,大力提升我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构建新时代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 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要求

1. 强化全员育人新意识。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立足新时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基本认识出发,科学认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通过挖掘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整合各方育人力量,努力形成育人工作合力。教育体育系统全体干部、教师和职工都要自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领和优秀品质塑造的育人职责,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育人工作渗透到知识传播、行政管理、生活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全体教职员工的职责规范中,营造人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全员育人氛围。

2. 建立全过程育人新机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原则,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从招生、学习、生活、毕业、就业等各环节入手,把育人工作贯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切实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3.构建全方位育人新体系。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从体制机制完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建设项目带动引领、具体操作规范、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中小学至幼儿园,从宏观至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全方位辐射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切实做足育人大文章,唱响育人最强音。

三、主要任务

充分发挥课程、教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各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学校育人新格局。

(一)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1.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有课堂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课堂育人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思政教学和各学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运用好统编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着力加强教科研育人

3.优化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设计。改进教育科学研究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教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教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教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引导师生在教科研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政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4.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落实永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暨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治理、遏制学术研究不端、剽窃科研成果的不良倾向,深入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教育教学环节,在全县教育系统中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惜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践行诚信规范。

5.加强创新平台与团队建设。加强教学教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师生交流互动舞台,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推进教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行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教科研创新,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强化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大力培养选树一批教学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三)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6.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推动各学科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基地作用,与政府、社会、企业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7.开齐开足综合实践课程。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化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建设,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好“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等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发挥实践育人示范作用。

(四)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8.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实施中华经典诵读、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民俗文化等主题文化建设活动,培育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文化成果,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师生。

9.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编排展演反映革命故事、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大合唱、歌舞音乐、网络作品,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革命文化教育。

10.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育人全过程。广泛开展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培育、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11.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结合新时代教育要求和国家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先进典型,弘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主旋律。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建设美丽校园,打造校园优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推动实现校园山、水、园、林、路、馆建设达到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以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五)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12.大力推进网络育人平台建设。统筹谋划网络空间建设,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设、完善县内、校内思想政治网络课程社区和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激发网络育人活力,打造网络育人精品项目,丰富网络育人内容。积极培育建设“三名工作室”,组织开展“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及“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师生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着力打造学校网络育人精品项目,发挥网络育人示范引领作用。

13.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强化师生信息素养培养,能力提升,教育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培育网络教育名师、校园好网民,动员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教育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教育工作队伍。

(六)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1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知识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在线课程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团体心理辅导特色工作体系,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强化咨询服务,坚持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值班制度,提高业务学习与督导的系统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水平。

15.加强预防干预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质量,建立完善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和诊疗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工作前瞻性、针对性。完善工作保障机制,保证生均经费投入,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确保心理咨询设备使用、场地面积达标。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培养基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建设,形成联动机制,完善干预体系,加强干预手段。

(七)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16.健全依法治校及管理育人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结合章程、校规校纪、自律公约的修订完善,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工作要求和保障机制,研究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引导师生培育自觉、强化自律。健全完善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年级、班级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

17.完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干部队伍管理,选好配强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提高各类管理干部育人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和教学考核关,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引导管理干部用良好的管理行为和作风影响和培养学生。

(八)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18.明确服务目标责任。强化服务育人理念,完善服务育人体系,强化“一流服务”意识。推进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图书资料服务、安全保卫服务育人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 选树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培育优良服务育人氛围。增强供给能力,完善校园服务设施设备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充分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合理需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的过程中教育人、引导人。

(九)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19.完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各类资助管理制度,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健全资助认定工作机制,采用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0.坚持资助育人导向。“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创新资助育人形式,进一步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一育人一成才一回馈”的良性循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积极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十)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21.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充分发挥教体系统党工委和各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育人职能,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积极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创建网上党建园地,推选展示党的建设优秀工作案例。

22.发挥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深化群团改革,把握群团组织的政治标准、根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推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学术梯队、团委、少队、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积极培育选树先进班集体、文明社团、文明宿舍等。

四、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学校党组织主体责任,定期研究“三全育人”工作,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思政工作及学生工作各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决策、评估和督导。

2.加大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学校各项育人项目的经费投入,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工作体系,确保政策及经费保障落实到位。加大思政工作队伍培养培训力度,大力培育领军骨干人才,大力扶持思政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鼓励学校培育建设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支持思政工作队伍结合工作开展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培育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3.强化责任落实。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好相关任务,确保“三全育人”工作一校一案。学校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主动协同推进,合力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整体实施。各学校要围绕实施方案,结合育人实际,将方案实施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出台具体制度、拿出具体举措、设立具体项目,并明确任务责任书、实施路线图、完成时间表和主要责任人,确保“三全育人”工作落地生根、抓细抓实。教体局将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把“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各学校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纪律监督范围,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分享到: